诗功课三人行
执行主编:早布布
插图:雯子手机摄影作品
编者按丨非渔
“诗功课三人行”特刊采取诗神诗刊诗版图形式,经过诗和人的双重遴选而产生,在瞩目文本的同时,也着眼作者的整体实力与创作潜力。这些作者都来自于诗功课“训练营”,此前均已在“诗功课”或“诗功课特刊”亮相,这次入选既是一段过往的多维度呈现,也是某种未来的变奏式序章。这些作者大多是沉潜的“寂寞的歌者”,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诗作不具备直击人心的力量,或抵达存在的可能。作者们真诚邀约,自由组合,三人成行;互相品鉴,互相砥砺,互相激荡。点评老师基于对作者诗歌创作乃至诗歌人生的总体把握,结合入选文本的表征与特质,进行深度赏析和精到品评。我们试图通过这种多元互鉴的方式,在客观呈现“草根”原生诗歌样本的同时,也真实呈现“物与象”、“眼与心”的多重映射。黎明诗选插图:杨键手机摄影作品夜
归
人
黎明,本名宋希明,山东临沂市人,现供职于临沂某金融机构,先后有部分作品在《齐鲁文学》、《长江诗歌》、《中原诗刊》、《诗神》等刊物发表。
[失眠]
黑夜是姥姥咳破的一张网
我蜷缩在屋内墙角,地铺上
煤油灯芯闪着微光
母亲和大舅推门,脸色冰凉
像凝了一层薄薄的霜
想起前几天,和表哥下河捞鱼
河水清亮。姥姥小口喝汤
灰色的草房,破旧的门窗
风吹着,院子里
栗子树叶飒飒作响
黎明的曙光,像蛋黄
照亮姥姥的天堂
[夜归人]
夜色朦胧,刮着清凉的风
远处的村庄,亮起了灯
山道上,洒满细碎的鸟鸣
旧草帽低低,压着头顶
一截草茎,挂在灰色的衣领
你脚步匆匆,扁担上
挑着,漫天繁星
田野里,闪着无数双绿色的眼睛
夜归人,闯进我的梦境
像多年前,父亲丢失的身影
[缓慢书]
寂静的小院。鸟鸣不断
几朵白云
从早到晚,挂在树梢间
井台上,父亲慢吞吞抽烟
绿油油的菜园
母亲扔出几颗杂草,抱怨
一只小蜜蜂,钻进黄瓜花
油头粉面。西红柿羞红了脸
我在河边,手拿长长的竹竿
时间迈着鸭步,缓缓向前
我的诗观
诗歌来源于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诗歌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诗歌就是要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热爱生活,讴歌生命,传递正能量是诗歌的根本使命。诗歌是一种修行,美妙的过程,人性之光照耀四方。诗歌不断进步,尤其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对内,扬长避短,推陈出新;对外,博采众长,兼容并蓄。诗功课学习心得体会
说起诗,我想起那个燠热的夏天。老家山坡上的苹果园,树影摇曳,花香袭人。一本旧版繁体《诗经》伴我度过了初一整个暑假。在济南上学,马路边的书摊吸引着我贪婪的目光,尽管囊中羞涩,我还是忍痛购买了泰戈尔的《飞鸟集》、《园丁集》,如获至宝。
尝试写诗,从认识我对象开始。两地分居,通讯不便,就以诗代信。工作之余,偶有所得,也以诗的形式记录下来。在朋友们鼓励下,偶有发表。年,退出管理工作岗位后,有了较多时间,拾起写诗的业余爱好,但总不得要领,像无头的苍蝇乱飞。真正的学习写诗,还是从进入《诗神》诗功课开始。机缘巧合,进入《诗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