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无根藤 > 无根藤来源 > 正文 > 正文

动物蛋白是如何成为ldquo优质蛋白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15 18:45:28
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成为真理。——管它谁说的去年五月底,我从已经入冬的智利首都回到美利坚。拉着和离开时同样的行李箱,却带回来令家人朋友都措手不及的生活理念。那时的自己刚开始向植物性饮食转型,脑子里关于营养的疑问比美国的新冠病例还多。不仅多,大概还很混乱。在那之前,我拥有的有关“进食”的一切认知几乎都源自家教,还有学校里基本得不能再基本的所谓“健康科目”。即便进了大学,我获取营养相关知识的渠道仍停留在网络媒体上,而不是书籍或学术期刊。因此,当我不得不重新教自己该怎么吃时,网路上“交叉感染”过的错误信息仿佛病毒一般,彻底地确诊了我的天真。就像某些美国人认为戴口罩无济于事,我曾经相信蛋白质也分个三六九等、吃素得特别注意食物搭配来保证“营养均衡”、食品强化剂对身体有益、或每顿饭要争取氨基酸足量和“蛋白质互补”等等。靠,我甚至还搬出邓小平同志来为吸烟行为开脱呢。然而,在深陷谎言的泥沼之前,有几本书拉了我一把,帮助我稳稳地攥住了蛋白质乃至饮食健康的全部真相。01被贬为“二等货”的植物蛋白营养话题里、尤其是素食营养话题里,有一个非常普遍的迷思:肉奶蛋类富含人体必要的氨基酸,而植物里往往缺乏几种,如赖氨酸(lysine)和色氨酸(tryptophan)。赞同这种说法的人并非空口无凭,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某些植物的氨基酸成分确实没有肉奶蛋的那么“齐全”。比如我们常吃的稻米和小麦就被扣上了“赖氨酸不足”的帽子。甚至连此说法的起源也都有迹可循。年,两名美国科学家,奥斯本(ThomasBurrOsborne;-)和孟德尔(LafayetteMendel;-)做了一项撼动营养学界的氨基酸实验——又是一项跟小白鼠过不去的实验。

Mendel(左)andOsborne

他俩为了研究小白鼠这种生物的最低量氨基酸需求,不辞劳苦地把酪朊(牛奶蛋白)、乳清蛋白、麸朊(小麦蛋白)、玉米蛋白和麻仁球蛋白分离提取出来,再分别喂给不会说话的实验对象们。结果呢,奥孟二人发现吃素蛋白的小白鼠长得慢,且弱,而吃荤的那一组长得又快又壮。他们还发现,只要把乳清蛋白临时喂给吃素那些,ta们用不了多久就能达到从小吃荤那组该有的生长速率。啪,一锤定音,无可反驳。植物蛋白从此沦为“二等蛋白质”,而动物蛋白则受营养学领域正式加冕,迄今享誉“食坛”百余年。Butwaitaminute,且慢。我们不是猿类吗,什么时候和鼠类的关系那么融洽了?就凭基因比较接近,咱们觅食就得随着小白鼠的胃口吗?大错特错。02混淆视听的小白鼠事实上,一种食物里氨基酸含量的高低,从食物的整体价值来看它根本就无关紧要。不单止不重要,在营养学实验中过分地追求精确性还很容易误导研究方向。想想看,在实际生活中根本没人吃饱了撑的去买分解或提取过的蛋白质来当配菜。我们吃整个儿的玉米粒,包括它的表皮、胚乳和胚芽,而不哉吃玉米蛋白。我们吃各种各样的植物,排出形状各异的粑粑。把小白鼠对某些食物里特定的氨基酸成分的生理反应套用到人类的饮食中,是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上世纪四十年代,伊利诺伊大学的罗斯博士通过一系列实验,进一步研究了小白鼠还有人类的氨基酸摄入标准。

Dr.WilliamRose(-)

他发现,有十种氨基酸是小白鼠非吃不可、不吃就要死翘翘的。而且呢,禽畜肉和蛋奶里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的比例,近乎完美地构成了小白鼠饮食里蛋白质需求的比例。换句话说,对鼠营养学家(如果真有此学科的话)而言,小白鼠该怎么喂、喂什么,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于是,动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被奉为一种“黄金比例”,再次强化了公众的动物蛋白崇拜。植物蛋白的“不完全性”深深印在了老百姓的脑海里。问题是,小白鼠它不是人呐!它虽是哺乳动物,但我们如果要对比饮食习惯,也是跟猩猩、猿猴等人类近亲相比才更讲得通吧?

小白鼠从出生到成熟只需要几个月,而人类需要十几年。

小白鼠的代谢效率比人快上不止一星半点。初生的小白鼠几天就长大一倍,活蹦乱跳的,而人类婴儿要整整五个月体重才翻倍。

而且,小白鼠的乳汁蛋白质含量比人类母乳高上十倍!(下表的百分比指的是占总体积,而不是总热量的比例)。

(请自行脑补给小白鼠发明挤奶器的那位人才)

乳汁的营养成分代表着哺乳动物与生俱来的营养需求。这么看来,小白鼠吃动物性食物所产生的好处,可不能随便代入到人类身上。罗斯博士自己当然知道这点。不久后,他转移焦点,“盯上了”一批随时准备为科学献身的研究生们。03用心良苦的营养学家上一篇文章里,我们只讨论了人体到底需要多少蛋白质,而没有谈及人类具体的氨基酸需求。罗斯博士的计划是,照搬喂养小白鼠的方法,来尝试精确测量人类的最低量氨基酸需求。他找来一些很健康的读研狗,给每名学生私人定制了一套“离心机食谱”——主要成分是分离出来的各种氨基酸、玉米淀粉、牛乳脂、鱼肝油,无机盐和蔗糖等几乎不含蛋白质的原料。被试者们受的苦就不用说了,总之,实验结果证明,小白鼠必需的十种氨基酸里头,只有八种是人类必需的。此外,罗斯博士还得到了从0.25克至1.1克不等的人体氨基酸最低量需求,而且他为保险起见,还专门把最终的结果乘以二,得出一个“绝对安全摄入量”。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见到的蛋白质摄入量建议(如WHO的37克/卡路里),已经是有人替我们上过双重保险了的。况且,在吃得饱的情况下,摄入这么少量的蛋白质也并非易事。无奈的是,经过当时媒体刻意与否的断章取义,人们早就形成了“动物蛋白是优质蛋白”的错误观念。年有本划时代的著作叫《一座小行星的生活方式》(DietforaSmallPlanet)。在这本销量高达三百万册的书中,作者弗朗西斯·穆尔·拉佩(FrancesMooreLappe)倡议以素食为主的低碳饮食。她全面的论证和举例促使很多读者改变了自己的饮食方式。然而,她在书中推荐的“蛋白质结合法”——严谨搭配不同的植物来确保人体摄入足够的氨基酸——却又双叒叕一次给植物性饮食贴上了“不够完美”的标签。所谓的蛋白质结合法(protein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gentenga.com/wgtly/51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无根藤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