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气温变幻莫测
一会儿冷、一会儿热
不少小朋友都出现了感冒、咳嗽的情况
其实还有一种慢性疾病
隐藏在这些常见呼吸病症中
那就是儿童哮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国内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疾病负担严重。大约80%的哮喘病人是在3岁之前出现第一次喘息,儿童反复的喘息如果不重视,可损伤肺功能,有研究发现,忽视治疗至23岁,儿童喘息可进展为成人慢阻肺。
今天上午,一岁的煜煜乖巧地待在妈妈的怀里,准备出院。
几天前,煜煜的爸爸妈妈急匆匆地抱医院儿科就诊,“医生,我家孩子哮喘又犯了。”妈妈担心地说。
原来,前一天,煜煜因受凉出现了咳嗽、气喘的情况,爸爸妈妈一看就知道是“老朋友”又来了,第医院看医生。儿科副主任医师赵彬泉检查后,发现煜煜气喘比较严重,建议家长最好让宝宝住院接受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介绍,目前为止,哮喘还没有根治的方法。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疾病的控制,研究发现,婴幼儿时期哮喘的发病程度和肺功能水平决定了以后病情的发展及其预后,所以家长们在发现孩子出现哮喘症状或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法缓解时,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哮喘情况进行综合治疗。
如何判断孩子哮喘了?哮喘儿童不是从一开始就表现为哮喘的,通常会有一段时期出现先兆症状。
1、反复咳嗽超过一个月,以晨起和夜间咳嗽为主,咳嗽常为刺激性干咳,痰不多。
2、运动、吸入冷空气或进食冷饮后易出现刺激性干咳。
3、反复胸闷,感冒时或运动后加剧。
4、对某些气味(如装修气味、厕所清洁剂、香水、定型摩丝等)过敏,出现打喷嚏、咳嗽症状。
5、对海产品、某些热带水果、部分药物过敏,或者在婴儿期表现为对鸡蛋、奶粉不耐受(往往表现为哭闹、呕吐、腹泻、严重反复的湿疹、体重不增)。
6、有经常打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等过敏性鼻炎症状,常表现为耸鼻、揉鼻、挖鼻。
秋冬天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儿童这样的抵抗力较弱的人群更易受到影响。
医院儿科主任张品忠介绍,入秋后,感冒、疱疹性咽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患儿明显增多。“戴口罩和勤洗手是预防秋冬季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措施。”家长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室内要保持空气清新。同时,及早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呼吸道感染行之有效的措施。
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
小儿就医应注意啥?
张品忠建议,家长可以通过网上预约等方式,医院等候的时间。在医院就诊的时候,要全程佩戴口罩,注意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医院儿科医院儿科成立于年,是一个拥有33张儿科综合床位、18张新生儿床位,9名医生和10名护士的科室。以呼吸、消化、心血管、神经、感染性疾病、内分泌、儿童保健、中医紫癜专科等为主攻方向,一直承担着东阳南乡地区的小儿疾病的治疗。
儿童支气管哮喘专科是我院重点专科,科室开展了儿童哮喘病的正规治疗,应用吸入疗法治疗儿童哮喘,临床疗效显著,并对确诊儿童进行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开展过敏原检测、过敏原免疫脱敏治疗、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肺功能的检测。
随着医疗团队的壮大,如今,我院儿科还开展了新生儿疾病的治疗,拥有空氧混合仪、新生儿蓝光箱、保温箱、强光仪、经皮胆红素测定仪等仪器及设备,逐渐完善呼吸机等新生儿设备。从年开始,我科逐渐开展儿童生长发育门诊,对矮小症、性早熟等进行诊断和治疗,尽早干预。
今后,儿科将逐渐建立哮喘患儿电子档案,与成人呼吸科合作进行呼吸道异物治疗,开展呼出气NO测定及哮喘发病率调查等临床研究,逐步展开免疫脱敏治疗。利用先进诊疗设备开展肺部气管重建技术,提高气管异物或占位性病变等诊断率,无创伤性地了解气管和肺部的动态变化。与妇产科联合进行新生儿查房,逐渐开放新生儿监护病房,开展新生儿疾病的规范化治疗。
-
除了本院的专家力量,医院还定期邀请了浙江大医院呼吸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主任陈志敏教授来院坐诊,为深受呼吸道困扰疾病的患儿提供省级优质医疗服务。
外院专家介绍陈志敏
浙江大医院呼吸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主任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
本月坐诊时间:11月28日上午
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儿科学院院长助理、教育办公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全科学组副组长,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副组长,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2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很高的诊断治疗水平,尤其擅长于小儿慢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小儿气道异物及呼吸系统疑难杂症的诊断与治疗,熟练掌握小儿支气管镜检查技术。
就诊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gentenga.com/wgtcd/5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