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社会上流行的自闭症饮食疗法包括:无谷蛋白和酪蛋白饮食(即无谷胶饮食)、去敏感或有害食物疗法、生酮饮食。
麦类和奶类含有谷蛋白和酪蛋白,无谷胶饮食即禁食麦类和奶类食物;
去敏感或有害食物疗法主要是禁食过敏或不耐受的食物;
生酮饮食是一个脂肪高比例、碳水化合物低比例,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合适的配方饮食。
这些饮食疗法有效吗?美国儿科学会近期发布的自闭症指南,引用了年的一项临床试验的数据,研究人员发现改变自闭症孩子的饮食对于缓解自闭症的症状没有影响。
可能更多家长会疑惑于现在最流行的无谷蛋白和酪蛋白饮食,曾经有研究认为麦类和奶类所含的谷蛋白和酪蛋白对自闭症儿童的大脑有影响,食用后会加重多动等行为问题。
的确,无谷蛋白和酪蛋白饮食一度被视为治疗自闭症的有效方法,但是,临床试验中显示,选择自闭症儿童进行8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此种疗法后,孩子的社交、语言、刻板行为都有明显改善,但此种疗法的疗程和频度与自闭症的症状改善不一致。且并未发现此种疗法与症状的改善有关联。
既然没有关联,那么在实验中症状的改善是为什么呢?
这还要从麸质蛋白过敏说起,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疾病,例如在美国,每~人中,就有一位患病者。在自闭症儿童中,当然也会有很多患此种疾病的孩子。而换这种疾病的儿童,除了腹泻、消化不良等常规症状外,还会出现发育迟缓,尤其是烦燥不安和行为改变的症状,这与自闭症的某些症状非常相似。
若是自闭症孩子同时患有此种过敏疾病时,自闭症症状便会加重。当他们的饮食采用了无麸质无酪蛋白的方式,则相应的症状就有可能得到某种程度的缓解——看起来就像是无麸质无酪蛋白的饮食改善了自闭症的症状。
划重点:此种食疗方法仅对麸质蛋白过敏的自闭症孩子有效,而且,改善的是过敏的症状而非自闭症的症状。当然,若能消除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对自闭症孩子的干预和成长、对家长,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要改善孩子自闭症的核心症状及行为,目前的科学文献支持基于行为和技能的干预。
而去敏感或有害食物疗法在临床试验中证明,对一些伴有胃肠过敏疾病的自闭症孩子的胃肠症状有缓解,对其他自闭症孩子则无效果,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生酮饮食疗法在临床试验中对同患癫痫的自闭症孩子有改善相应癫痫症状的效果,同样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饮食疗法风险此外,饮食疗法在没有生理问题的自闭症孩子身上有以下所述风险:
(1)疗效不确定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国内外有关自闭症饮食疗法的研究均表示,没有充分的医学证据证明上述所有饮食疗法对于治疗自闭症核心症状有任何的疗效。
(2)潜在的风险
不同饮食习惯对儿童会有一定影响。酪蛋白可以帮助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对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谷蛋白在各种谷物中广泛存在,可以提供多种必需氨基酸。在使用无谷蛋白和酪蛋白疗法时,可能会阻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
长期的生酮疗法有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
①抑制儿童正常生长;
②导致高血脂与高胆固醇;
③导致低氧血红蛋白,甚至昏迷、死亡,尤其患有贫血的自闭症孩子会更严重;
④便秘、肾结石、胃食管反流等。
关于生酮疗法,在年的一期《儿科急诊》(PediatricEmergencyCare)中,沙特阿拉伯的医生报道过这样一则病例。
有一天,急症科送来了一名5岁的自闭症女孩。这位患者在过去的4周内,因为眼眶出现瘀斑和牙龈出血,全身无力——已经有2周无法行走,胃口也很不好——3周内就掉了3公斤体重,医生做了诸多检查依然困惑不解,直到做了CT和MRI,又分析了病人血液中的维生素C水平,才发现孩子得了坏血病!
原来,病人家长听说生酮饮食能治疗自闭症,在焦虑的支配下,对孩子进行了非常严格的饮食控制,以至于孩子从膳食中根本没有办法获取维生素C,导致孩子患上了坏血病!
由此可见,我们无论在怎样焦虑着急的状况中,也绝不可贸然为孩子选择未受肯定的疗法,以免给孩子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那么,针对这些饮食疗法,我们家长该怎么做?
家长该怎么做那么,我们家长究竟该如何规划孩子的饮食?如何看待饮食疗法?首先,科学的干预不能放弃,这依然是迄今为止自闭症孩子康复的主要手段,另外,要明确以上食物疗法都不能改善孩子自闭症的核心症状,只能在其共患病的症状上有治疗的作用,若孩子真的有麸质蛋白过敏等情况,请在医生确认后使用以上食疗方法。
为了更好的为星爸星妈解答疑惑,互相交流,我们建立了专业的五彩鹿学习交流群,群内不仅有专业的特教老师免费答疑,老家长分享经验,还有免费大咖微课,由于加群人数太多,请先识别下方